高含鹽化工廢水由于其高含鹽量和污染物難降解特性,使其成為難處理的廢水之一。食品,紡織,染料,制藥,化工/石油等行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含鹽廢水,含鹽量有時高達15~20%。目前處理含鹽廢水的處理技術普遍存在成本高或二次污染的特點,限制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因此,處理含鹽廢水經濟有效的新技術業已成為環保行業和科學研究的熱點和焦點,其中生物法的開拓備受關注。傳統生物法在處理低鹽度廢水時具有很大的優勢,但當NaCl濃度超過3%時,會造成生物代謝的中度抑制和毒害,造成微生物失去其降解能力。但是耐鹽菌和嗜鹽菌的存在,為生物法處理高含鹽廢水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耐鹽菌技術正是基于工程領域的問題和急需而產生,通過科學方法馴化出處理高含鹽化工廢水的優勢耐鹽菌。而嗜鹽細菌具有和傳統微生物相同的代謝功能,可利用多種基質進行新陳代謝,利用多種電子受體,產生胞外多聚物,積累營養物質等。耐鹽菌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如下優點:1、 耐氯化鈉濃度高達25-30%,耐硫酸鈉濃度15-30%;2、對多種含鹽化工廢水都有很好的處理效果。